庞炳勋43师保安团,中野四野两次与其交手失败。投降前嚣张提要求
1949年3月,时任太行军区副司令员的陶国清与久别重逢的老战友韩先楚会面。面对多年未见的战友,两人情绪格外激动。在得知韩先楚即将率领12兵团40军南下时,陶国清面露难色地提出请求:"老韩,能否协助攻打安阳?城内的敌军气焰太过嚣张。"
韩先楚对安阳地区敌情的严峻程度感到意外。然而,他并未过多迟疑,立即同意了陶国清提出的要求。这种果断的决策体现了他对当前形势的准确判断和对战友请求的重视。面对复杂的战局,韩先楚展现出军事指挥官应有的决断力与担当精神。
安阳城驻军以庞炳勋的43师为主,同时包括在中野作战中幸存的40师督导营。豫东战役结束后,邢台、大名专署及24个县级行政机构均聚集于此。43师与河南著名匪首王三祝、王景昌率领的保安团均由久经沙场的惯匪组成。这支部队深谙当地民情风俗,属于极具战斗力的本土武装力量。
该城防御体系极为完备,设有四座关卡与五道城门,各类军事设施总数逾200处。太行军区曾多次尝试攻取此城,但驻守的43师部队对其进攻毫不在意,自信地表示任何敌军都无法突破防线。
1947年3月,为解放安阳,晋冀鲁豫野战军集结10万兵力于城下。此时南渡黄河的任务异常紧迫。光头对此高度重视,立即命令26军军长王仲廉迅速增援。随后,66师185旅从武汉方向调来,同时豫东16师64旅也奉命驰援。
鉴于时间紧迫,刘邓部队调整了原定作战部署,取消攻打安阳的战略目标,选择秘密渡过黄河向南挺进,直指大别山地区。这一行动体现了指挥层对战场形势的精准判断和灵活应对,通过改变行军路线与作战计划,为后续战略部署争取了宝贵时间。
韩先楚麾下的40军兵力近6万人,包含120师、118师、119师和153师四个野战师。他安排太行军区派遣人员随同至外围区域。在当天下午2时,部队开始尝试发动攻城行动。
出乎意料的是,在实施密集炮火急袭后,敌方火力却从各个方向猛烈袭来。经过两小时的激战,投入的两个师完全陷入僵持状态。三天过去,我军仍未能在敌方第一道防线上取得任何实质性突破。
为确保南下追击行动不受阻碍,指挥部对作战部署作出调整。40军奉命撤离围城区域,改由太行军区承担攻城任务。这一战略调动旨在保证整体作战计划的顺利推进。
42军军长吴瑞林以善于攻坚著称,受命向朱德汇报安阳的具体情况。为此,朱德专程前往42军军部,对该地区的形势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调研。
据吴瑞林报告,第42军现有兵力总数为6.7万人,编制包括4个步兵师和1个炮兵团,各类炮弹储备量达到2700余发。
朱德严肃地指出:"弹药储备明显不足,炮弹数量至少需要达到5000至6000发。同时,2000公斤的炸药也远远不够,最低限度要准备10000公斤。"他特别强调,虽然部队经历过辽沈、平津战役,但绝不能因此产生轻敌情绪。从防御工事来看,安阳外围的防御体系甚至比太原还要坚固。
会议结束后,吴瑞林率领小分队前往南部进行地形勘察。抵达太行军区时,陶国清向他递交了两份图纸。这些图纸详细标注了200多个防御工事的具体位置。
4月11日,第42军开始行动,经过两天行军后完成战斗编组。在短暂休整一日后,该部队迅速部署至安阳周边区域,通过分割战术成功攻克了17个敌方据点。
1月17日,吴瑞林率领军部抵达皇甫村,随即发布总攻指令。在东线和南线,部队推进过程较为顺利。然而,安阳桥战场突发意外情况:守军虽举白旗示意投降,但当一个连队前往受降时,地堡内的机枪突然扫射,导致该连队损失惨重。目睹此景,吴瑞林双眼通红,情绪激动。他当即下令,今后不再接受敌军投降,所有目标一经发现,立即予以歼灭。
经过持续八天的激烈战斗,外围防御据点被逐一攻克。面对战局变化,安阳城防指挥官郭清做出战略调整,将第43师兵力分散部署,分别退守城南与城东北两个区域,实施分区防御作战。
1月27日,42军根据吴瑞林的作战指令发起强攻,旨在歼灭固守城内的敌军部队。124师率先攻占火车站和电报局,155师于傍晚时分抵达西关区域并成功控制城关要地。与此同时,126师推进至铸钟街一带,各部队均已逼近城墙外围。
夜幕降临时,126师派遣人员前往军部汇报,称43师代表通过城墙上的绳索系统离开城内,旨在展开谈判事宜。
敌方代表态度强硬地提出要求:"若贵方接受以下条款,我军将选择投降:首先确保我方官兵人身安全,其次保留现有部队编制。"面对这一表态,吴瑞林当即予以驳斥:"此刻还妄想提出条件?简直是痴人说梦。"
5日,吴瑞林发布总攻命令,在24小时内发射了5000发炮弹。部队在通过护城河时,仅保留一条通道,其余区域均用铁丝网封锁,并引洹河水灌入护城河,以此阻断敌军退路。42军充分发挥其巷战优势,使用炸药炸毁最后一道坚固城墙。经过12小时激战,成功全歼43师及保安团。安阳民众自此摆脱了长期横行乡里的恶霸统治。
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2军经过激烈战斗,成功攻克了中原地区最后一个重要城市。这场战役的胜利为第四野战军后续的南下作战创造了有利条件,在解放战争进程中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百家说史#

首页